標籤:諮商的貼文第7頁


諮商相關問答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 《輔式人脈分享時間: #感情諮詢》 ⠀⠀⠀⠀ 因為當時在做圖的時候打錯字,所以在這邊更

正,是「諮詢」,不是諮商喔! ⠀⠀⠀ /*報名方式,留言+1然後將這篇文章分享給我(私訊我)*/ ⠀⠀⠀⠀⠀⠀⠀ 最近認識新朋友,她堪稱是感情界的軍師(連算命的也這樣說XDDD ⠀⠀⠀⠀⠀⠀⠀ 軍師技能: For感情,透過分析兩人之間的對話,判斷出 1. 兩人關係的階段和進展程度。 2. 是否有球和客製化回擊方式。 For人際 1. 技術性避麻煩 (適合常常被委託事情卻又不想做的人) 2. 依據不同臉型提供日系妝容的建議 (在資生堂當櫃姐) ⠀⠀⠀⠀⠀⠀⠀ 互動方式: 以Line或是Instagram(依據每個人需求配合),以個案聊天內容的截圖來尋求協助或是指導。 她想做的事,就是教大家閱讀空氣,其目的有二: 1. 滿足教學與回饋的成就感 2. 希望可以透過諮詢賺外快 ⠀⠀⠀⠀⠀⠀⠀ 但因為我認為對方現階段知名度不夠,但又考量到時間成本,所以提出一個方案,就是以「你認為感受最舒適的回饋」當作報酬,不需要以錢為交換基準,當然如果不知道有甚麼能換也可以錢量化。 ⠀⠀⠀⠀⠀⠀⠀ 不過因為我這樣分享和這位新朋友的諮詢嘗試都是小試水溫,所以希望有大家的回饋,給她的回饋,還有給我的回饋,例如覺得這個分析感覺如何,或是有什麼人才需求也可以跟我說~ ⠀⠀⠀⠀⠀⠀⠀ 最後我想說,我依然有在舉辦FOCUS GROUP,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到我個版首頁查看Medium的活動相關資訊~ #人才合作 #人才 #人才濟濟 #感情問題 #感情 #感情分析 #感情表現 #感情整理 #諮商 #伴侶諮商 #諮商心理師 #心理諮商 #軍師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憂鬱是一種狀態 人人都會有 而憂鬱症是一種身心疾病 成因可能是腦內激素分泌失調 也有可能是各式各樣的心

理創傷導致 又或者是社會因素(經濟、人際等) 根據衛福部出版的憂鬱情緒障礙自助手冊 憂鬱症成因分成 生理 心理 社會 憂鬱症會遺傳嗎? 我高中的身心科醫生告訴我 憂鬱症就像過敏 有那個基因 也要有環境誘發才會發生 可以想成就像螃蟹過敏 但是生在不吃螃蟹的家庭 成長過程中沒吃過螃蟹 長大也沒有機會吃 大概一輩子不會知道自己螃蟹過敏 憂鬱症怎麼治療? 台灣沒有所謂心理醫生這個職稱 只有精神科醫生與諮商心理師 心理醫生要同時有開藥資格與諮商資格 一般台灣精神科醫生不太做諮商 而是轉介給心理師 諮商師也不一定是醫學院畢業 諮商治療是什麼呢? 以我長期接受諮商治療的觀點 我認為諮商類似清瘡 找出埋在潛意識偷偷作祟 那些深刻痛苦的回憶上的結痂去掉 諮商師引導患者把痛苦 從潛意識拉到意識層面 去掉那些膿血爛肉 最後重新接受自己 讓新的健康的想法長出來 大概就是諮商師引導你自己挖傷口 步調與要談什麼由自己決定 (以上是我接受當代精神分析派諮商的想法,不同門派方法不同) 這是非常漫長的 但是我相信是非常有效的。 #以上純屬個人想法 #我與憂鬱症的2500天 #憂鬱症 #諮商 #depressionhelp #depressive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從週四開始的低潮,到週日晚上小爆發。我的人生總在失控與回歸正軌之間擺盪,從期待到狂喜再到傷透心,這種循

環有時候短到不可思議。每次都開心得像在天堂,然後一失足就掉落地獄,我的心理師說這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控制不好的結果,情緒震盪,很難達到穩定狀態,應該認真改變。 唔,不過許多時候,創作靈感又是從這邊來,吸收情緒精華,把痛苦或狂喜譜成歌,變成自我拯救的良藥,也許焉知非福? #創作 #低潮 #花水木 #諮商 #心理師 #情緒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蘇予昕】 ⠀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榮格 ⠀ 蘇予昕心理

師一開始就點出本書最大的核心價值:「#活出完整的自己。」許多人終其一生都盡可能地扮演好女兒、好爸爸、好媳婦、好先生,雖然沒有不好,卻從沒認真為自己活過,甚至是不敢接納真正的自己。而這本書將會是一帖良藥。 ⠀ 不僅有學術理論、真實案例、還有許多實作練習。書中的一個小標,也可以作為讀者反覆叩問的課題:「這個決定,有沒有讓我更成為自己?」 ⠀ 「做自己」很常被誤會成是沒有禮貌、我行我素的代名詞,所以蘇予昕心理師認為更精確的說法是「成為自己」。成為自己的定義是:在探索本質、天賦與渴望後,有勇氣讓這樣的自己追求你要的卓越。 ⠀ 而人的大腦大多裝著「過去」與「未來」很少注重「當下」(也因此人類可以記取教訓、預防危險),如果你發現當下的情緒起伏很大,可能是受到過去的事件,或未來的某個結果影響,書中提出愛自己以及安定自己的練習方式: ⠀ 【#愛自己】 ●純然的觀察的境界(不評價) ●身心平衡的境界 ●照顧自己等於照顧了全宇宙的境界 (如果能讓自己的身心靈安定,散發好心情也會影響周邊的親友喔!) ⠀ 【#起伏的安在】 ●當不順心的人事物出現時,讓自己先暫停下來 ●呼吸 ●持續專注在呼吸,但同時觀察進出腦袋的想法 ●持續回到生活,做當下可以做的事 ⠀ 最近我的瑜伽老師開始帶「正念瑜珈」,正念不代表正向,而是專注每個當下,並不對自己的身體、情緒做任何的評價。上述的練習與書中的實作,本質是一樣的。而這些練習看似簡單,其實很難,不僅容易胡思亂想,還會不小心睡著,卻能夠再一次次的練習中,探索自己的身心靈。 ⠀ 推薦給「想改變的書友」以及「瑜珈練習者」❤️ ⠀ #正視內在渴望完整接納最初始的自己 #方舟文化 #心理學 #諮商 #閱讀 #看書 #閱讀筆記 #摘要 #書蟲 #成為自己 #正念 #瑜珈 @arkplan2010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 為了晨曦破曉 可以背著相機腳架 頂著清晨的寒風跟睡意的 那個年紀早已被丟失在路上 希望

接下來還可以把它找回來 面對接下來的路有熱情的走完  有人曾經跟我說 他覺得最近情緒憂鬱低落 想去心理諮商又怕去了丟臉  社會總是叫我們要堅強 把軟弱的情緒藏好 藏得深不見低 藏得無影無蹤  其實前陣子我的生活 也經過很大的轉變 從到現在四個月沒更新的YT 到也停了一小段時間的IG 我想很多人都有感覺的  所以其實中間也去過 學校的諮輔組找老師諮商 有人可以聽你說話 其實會有幫助的  所以如果真的覺得 生活喘不過氣的時候 不要害怕求助,覺得丟臉 人生真的很難    #心理 #語錄 #手寫 #憂鬱 #知識 #精神 #勵志 #醫學 #語錄分享 #健康 #傷心 #諮商 #健身 #語錄系列 #傷心語錄 #醫學生 #醫學系 #日常生活 #實習 #高雄 #台灣 #陽明山 #一葉草的白袍手札 #News #Med #Medicine #Health


延伸文章資訊